《喜鹊台的往事》免费阅读!

喜鹊台的往事第13部分阅读(1/2)

作者:作者不祥

    出来,志和睁开眼睛,抹掉脸上的土笑着说:“我没事?”她拉住金凤的手说:“金凤没事吧?”金凤双手抱住志和说:“是你救了我。”远离父母的金凤在这九死一生的时刻,心潮翻滚,眼泪盈眶,他的感恩的眼泪流在志和的身上。社员们看见这一对年轻人死里逃生,都围过来问候,有人还流下眼泪。李二婶一把鼻滴一把泪的说:“吓死人了,金凤,志和,这扬水站咋不修了,年轻的生命可搭不起啊。金凤,志和咋回家吧!”金凤笑着说:“二婶您看我很好啊,是志和救了我,是小刚救了志和,我俩都好好的。”是的,三脚架正好倒在小刚的墓碑上,墓碑下的空隙正好藏下金凤和志和,人有命天有情小刚保护我们一生啊,金凤坚定的说:“扬水站一定建成,牺牲了,光荣了,为革命我和小刚走在一起了,也值得。乡亲们,有小刚在有二柱在,他们一定保护着我们,我们的错在粗心大意,差点出了大事。只要细心,决心,信心,胜利是我们的。”

    大家重新搭起三脚架,用木板加固了基坑,金凤和志和查看了都合格后,开始了第二次施工,在施工前大家在小刚和二柱的墓前默哀,扬水站一定建成,你要保护着我们,保护着喜鹊台,小刚二柱安息吧,你的路在我们走。

    在施工中,经长研究,开安全会,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在休息时间,大家唱歌,经过七天的昼夜奋战,一座崭新的扬水站安安全全的建成了,按着苏小刚留下来的,“喜鹊台扬水站”的笔迹刻在扬水站的正面的墙上,鲜红的大字在太阳光下闪着红光。扬水站落成典礼的那一天,扬水站里外都是喜鹊台的社员,要看电驴子抽水的新鲜事。高队长笑呵呵地拿起了烟袋高声说:“开闸抽水浇小麦的现在开始!”高队长推上电闸,水哗哗地流进田野,流进麦田,人们在欢呼,哗哗的流水在歌唱,在黒黒的土地上,飘来麦苗的芳香,人们看到丰收看到了希望。

    高队长深情的说:“祖祖辈辈生活在水洼子的人,今天有了希望,有首歌谣“喜鹊台,喜鹊台,阴天下雨出不来,青蛙尿泡尿。水就上锅台。”那就是我们喜鹊台的过去,我记得十八年没有收成。碌碡十八年没有用过。逃荒,讨饭,闯关东,多少人失去亲人啊,毛主席来了,根治海河,派来了新农民,我们修了杨水站,解决了沥涝,保证丰收,跟毛主席走好日子就在前头。”

    高队长和社员把小刚,二柱的墓重修一新,在高高的扬水站旁,在松柏常青的地方,庄严肃静,鼓舞着人们,激励着青年向前进。

    金凤的父亲在工厂退了休,想念女儿,几次打来电话叫女儿金凤回家看看,金凤抽不出时间来,冬闲变冬忙,修扬水站,烧砖,小麦管理让金凤忙得不可开交,金凤的父亲金树生乘汽车来看金凤。金凤在生产队里安排好农活,告诉高队长,去县里接父亲,今天他来看我,高队长应声说,“太好了。”亲自赶着大车和金凤一起去接金凤的父亲金树生。

    中午,金树生,高队长,金凤共进午餐,家乡的贴饽饽熬小鱼让金树生大开口福,赞叹不已,在午餐桌上,高队长把金凤领导青年艰苦创业的事,吃苦爱劳,热心事业的事,讲给金树生听,金树生笑呵呵地说:“青年人就得创业,赶上天,赶下海,苦点,累点不算啥,千锤百炼才成钢啊。”高队长也笑着说:“他们远离亲人,黑天白夜的干,哪受得了啊,累坏了身子骨我心痛,我没法向亲人说啊,这几天,他们开诸葛亮会,要办工厂,明年劳动工值要达到每日一元钱,他们访问技术人员,退休人员,求朋友,找亲戚。”金树生说:“好啊,他们干,就让他们干,看着他们别过了头啊,你是掌舵的啊。”老哥俩谈得很开心。金树生说:“我希望他们把工厂办成,这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在人民拔丝厂退休了,懂一点拔丝技术,如果用得着我的时候,我尽力想帮。”金凤听说拔丝厂,心豁亮起来。“对,高队长,我们就办拔丝厂。”金凤抱住父亲,“我们正好找不到出路,您来了,及时雨啊,您一定帮我们啊。”金树生看着女儿笑着说:“帮!帮!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我一定尽力帮,金凤业务可办不了了,我没有那行能力的。”金凤说:“业务我们想办法,没有过不去的河,山高开路遇水搭桥。”高队长笑了:“行,行,您这闺女就是有这股闯进,千金重担压不倒的。我没有头脑,我跟着后面跑,还跟不上啊,我看着他们就行了。”晚上青年们都来看金凤的父亲金树生,问长问短,热热闹闹,青年们还为老人家开了文艺晚会,金树生很开心,想不到青年们长了能耐,成了人啦。

    第二天,金凤带父亲,来到砖厂,男女青年再出砖,蓝蓝的砖从窑里背出来,脸上挂满砖灰黑油油的。大家看见金凤的父亲来了都围了过来,人人脸黑黑的,牙白白的,张志和用手摸了脸一下汗水和黒灰合在一起,黒黒的脸带着笑容说:“金大爷,我们黒非洲人看你来了。”还给金凤的父亲唱了京剧黑包公。金树生笑着说:“哪里有年轻人,哪里就有欢乐。有闺女就嫁这样的小伙子。”志和笑着说:“谢谢您。”金凤的父亲把窑里窑外看了个够,赞扬着新一代年轻人。

    高队长带金树生到秋场房,一条排水沟在面前,高队长差一点被绊倒,金凤一把拉住了高队长,高队长对金树生说:“我沟沟坎坎都过不去了,要靠金凤和青年们啊!”来到收秋用的厂房,社员们在绑笤帚。高队长介绍说:“今年高粱大丰收,高粱穗子脱了粒分给社员去烧火,金凤看见,说城里的笤帚就是这苗苗做的,问这笤帚能不能自己做,生产队里的老人都会做,金凤提议大家研究,做好笤帚城里去卖,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好事啊,一本万利。派福生、志和去天津联系,三天订了一万把笤帚的合同,天上真的掉了馅饼,社员们都乐了,福生、志和却变成了瘸子,步行天津市,连公共汽车都舍不得做,脚都打了泡。”金树生拍着福生的肩说:“好小子,给天津人增光,勤俭节约是咱们的传家宝,千万不要忘记啊,鞋是花钱买的肉皮磨去还长呢。”大家都笑了起来。

    他们又来到喜鹊台扬水站,苏小刚和二柱的墓碑在扬水站旁,在青松翠柏中,格外让人起敬。他们来在墓碑前默哀,年青的生命走了,让谁不伤心啊,金树生留下了泪水,不停地抚摸小刚的墓碑。他看着女儿说:“小刚的路你一定走完!”金凤含泪点着头。扬水站的马达轰鸣,哗哗的流水声,喜鹊喳喳的喊声,让人们看到幸福来得不易啊,整个田地白茫茫的一片,高队长告诉说,这是冬灌水,能保证明年春麦,玉米等作物的丰收,远处红色的拖拉机冒着白烟,在大地上奔跑,把大地翻了一个底朝天。这一幅改天换地的美景图,用鲜血汗水画的,难得啊。

    “壮志不言愁,热血写春秋。

    开创新天地,还需青年绣。”

    晚上,高队长用肉票买来猪肉,猪肉炖粉条,凉拌白菜心,请来下乡青年痛快的吃一顿,金树生说:“又破费吧?盛情难负啊。”高队长笑着说:“你和喜鹊台的青年家属,省吃简用攒下的钱,给了金凤和青年,金凤和青年又给了喜鹊台的事业,办电,建砖厂,哪一项都有你和大家的血汗啊,我高起厚代表喜鹊台的社员,谢谢您和天津下乡的青年的家属,下乡一个娃,穷了一个家,哪一个社员不晓啊,连给孩子结婚的钱都借给我们,才有今天,我们感激不尽啊,点水之恩,涌泉相报。”红卫拿出社员写的诗:

    工农一家亲,送女到农村。

    身受风寒苦,换来农村春。

    恩情难相报,农友敬亲人。

    “金伯伯,送给您”金树生接过这深情诗篇,眼看着这伙青年,看到农村的变化,心潮翻滚,本来看看农村的形势,想接女儿回去,看到农村的变化,看到青年的激|情,社员的热情,打消接金凤回天津的念头,端起了酒杯说:“喜鹊台离不开青年,青年也离不开喜鹊台,我祝愿你们团结互助,扎根农村。”高队长兴致的端起酒杯:“我和喜鹊台社员也祝您和天津的青年家属好,身体健康,多来喜鹊台指导工作。”大家相互祝贺,共尽了了晚餐。

    好事多磨,这是一句老话,今天用上,饭后大家没有走,青年们你一句我一句的问起拔丝的技术,买机器的资金,怎样搞业务等,金树生一一的作了介绍。金树生问:“红卫,你们扎笤帚的铁丝哪买的?”“供销社。”红卫答。“销量大不大?”“不大,但可以买”“就这样一点点的找门路”金凤的父亲和红卫对答着。青年们听得入了神,金树生嘱托着说:“技术上我帮忙,业务上你们多调查,能行就办,不行就算。认认真真的做好调查,可不要劳民伤财,做赔本的买卖,钱难挣屎难吃啊,一定搞好调查,为民负责。”

    一席话,点亮了青年的心,高队长和青年们一定办好拔丝厂。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更新时间:2011-12-30 17:12:57 本章字数:8717

    金凤和志和得知香河镇扎笤帚的厂多而远近闻名,金凤和志和决定去调查。香河离喜鹊台一百多里路,太阳还没出来金凤和志和骑自行车去香河镇,到潮白河千米漫水桥,正赶北京密云水库放水,滚滚大水漫过千米桥面,两排栏杆可见,桥面在水中,水急浪高汪洋一片,又是秋冬,风冷水凉,过往人群胆大的有急事的,淌河而过。金凤第一次看到这汪洋大水,心就慌了,回去吧,不行,办厂需要这一手材料,一定要调查清楚,向社员做好交代。有的人看了就回去,有几个人有事过了河,志和看出来金凤的心事,志和向金凤说:“他们能过我就能过,我在鲍秋河河边长大的,大风大浪都见过,金凤姐,走,有我那。”金凤很了心脱下鞋袜高高的卷起裤脚,拉住志和的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在茫茫大水中金凤的心怦怦的跳,大浪拍打着她的腿,心里紧张的出了汗。她不敢离开志和一步,一条大鱼窜出水面,金凤一慌吓得倒在水中,志和眼看见金凤要到下,抱住金凤,对金凤说:“大姐,我背你走,弟弟背姐姐应该的。”说着,背起金凤大步的向前走,金凤心里虽然不好意思,大男背大女觉的不好看,让人家说闲话,但在这急需办拔丝厂的立项材料,为争取时间,他今天必须去,金凤同意了叫志和背她。志和背着了金凤,金凤在志和的后背上。不敢看这滔滔大水,闭上眼睛,两个人的心贴在一起怦怦的跳,血在一起流,细胞在一起膨胀,金凤使劲抱着志和,志和觉得有千斤力气,一气来到对岸。志和叫金凤在岸上等他,志和涉水又取回自行车。二人来到香河镇。经过访问详细调查,每个笤帚厂都预定了计划,共计每年可以销二十几吨,她俩还参观了笤帚厂,事事都问了清楚。金凤高兴说:“志和咱们回家了。”在路旁的国营饭店里,花了两毛钱,要了两碗鸡蛋汤,吃着自带的大饼,服务员看到了笑着说:“大饼又干又凉,像砖一样,我给你们抄一下热热乎乎的下肚胃口舒服,金凤笑着说:”鸡蛋汤是热的,将就吧,“服务员说:“我不收你们的钱,我给你们炒炒吃热的。”说完服务员为他俩把干饼炒了两碗,金凤谢过服务员,金凤和志和吃了起来。又金凤说:“谢谢服务员!”热热的炒饼入了肚,心里像一团火,服务员的热情感动着金凤和志和,摘下服务本金凤签了名。“服务暖人心,天下一家亲。香河风情好,热情又温馨。”服务员笑了,送出了大门外。金凤和志和心情愉快,骑一百多里路的自行车,都不觉累,但很晚才到家。

    红卫和淑英,来到武清梅厂镇,了解了绢花厂生产情况,各厂统计每年也可用十几吨细铁丝。他们又了解了供销社用铁丝的情况,销量不大,但都愿意帮助他们。红卫心里有了底,骑一百多公里的路,虽然累但心里高兴,红卫和淑英高兴的回了家。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办拔丝厂的调查报告写出来,灯不挑不亮,话不说不明。在社员大会上讨论通过,作出了决定,一定办拔丝厂。喜鹊台的社员非常高兴,纷纷拿出自己的钱借给生产队,办拔丝厂。

    高队长和社员把建厂的重担交给了金凤和红卫,筹建拔丝厂的工作开始了。这没头没脑的工作先由哪里开始呢?红卫和金凤彻夜难眠,和高队长,青年们商谈,想办法,还是福生把六零六厂是专门拔丝的生产厂和齐科长的热心的帮我们办电的事细说一遍,我看齐科长能帮忙,大家说对:“有道理。”

    第二天,红卫和金凤找到供销社的王金花,把喜鹊台要办拔丝厂,商量去天津再联系一下他的表兄齐科长是否给支援,提供技术和旧设备的事和金花说了。王金花拉住金凤的手高兴的亲了一下说:“金凤,你想得太好了,毛主席说有条件的生产队可以办工厂,我们就落实,喜鹊台一定会富起来。”拉着金凤、红卫就找吕主任,吕主任高兴的答应了这件事。还说有困难一定来,能帮忙的尽力帮。吕主任说:“金花,你安排安排,就去!”

    金树生在喜鹊台看女儿很高兴,惦记的心放下了,第二天乘汽车回到家中,向老伴一一的汇报了看女儿的心得和感受,把社员赠的诗挂在正中墙上“工农一家亲,送女到农村,身受风寒苦,换来农村春。恩情难相报,农友敬亲人。”金凤的母亲看了,伸出大拇指笑着说:“农民也会写诗了,全是我女儿教的。”“哪里啊,都是毛主席教的。”金树生纠正她的话。金凤的母亲大声说:“全是我女儿教的”金树生笑着说:“是,是!”

    “我的女儿金凤啊,撒手的凤凰,飞不回来了,天天扎根农村,农村干一辈子,我们都老了,谁来照应,远在天边,身边无亲人,苦了我们。”老伴一边唠叨一边掉下眼泪。金树生安慰老伴说:“古有花木兰征战沙场,今天就叫金凤在农村闯一闯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呼。”金凤的母亲没正眼看他说:“大文盲,还之乎者也,现眼死啦。”

    经过高队长的推荐,志和会说心眼转变得快,拔丝厂可以叫他当业务。金凤和红卫很同意,这次去天津就叫志和一起去,金凤,志和,金花一起去天津金凤的家。

    金凤的母亲看见女儿来了,高兴地喊“女儿回来了!”把三个人让进了屋,金凤就把来天津的目的细说了一遍。金树生喜出望外连声说:“太好啦,你们去,我在家里等你们的好消息。办拔丝厂有救星了。”

    金凤和金花,志和来到六零六厂招待处,门卫老远的就看见了金花,高声叫金花:“来找齐科长吧,又为家乡办好事啊?”门卫把大家让进招待室,拿起电话联系齐科长,放下电话说:“齐科长一会就来!”一会,齐科长来了,把大家让进了招待室说:“有事求表兄,说吧,我能办的一定办。”齐科长很干脆的回答。金花就把喜鹊台办拔丝厂求购旧设备的事。告诉齐科长。齐科长皱着眉头说:“这事不是我不管,旧设备都是部里调来调去,厂里没有权利。”说完低头在沉思中,金花对表兄说:“天津市里我们人生地不熟,哪里去找啊,你就帮忙吧,乡亲们办厂心气很高,把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齐科长说:“金花、金凤你们先回去,我支持你们,我想办法就是了。”金花着急的说:“时间长了我们可等不起啊,表兄要抓紧啊。“金花你放心,家乡的事有谁不惦记啊,明天听我的电话。”

    金凤和金花,志和辞别了齐科长回到金凤的家,吃过中午饭大家议论这件办拔丝厂的事,金树生说:“好事啊,金科长答应了这件事,准成,大家放心好啦。”这一夜真难熬啊,时时刻刻想找齐科长的话,盼齐科长的电话。

    第二天三个人眼巴巴地坐在公共电话机前等齐科长的电话,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着急一秒一秒的增加,金凤的
小说分类